□本報記者 常方方
在濰城區(qū)有一家特殊的康復輔具店,店主朱天新和潘曉雯都是殘疾人,他們因為相似的命運相遇,又因共同的信念攜手創(chuàng)業(yè),專營輪椅、拐杖等殘疾人用品。與普通商家相比,他們更懂得殘疾人的需求,對細節(jié)和舒適度都追求做到最好。他們還時常做公益,為殘疾人免費維修輔具、贈送輪椅。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,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經(jīng)歷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加入扶殘助殘隊伍。
他們更懂得殘疾人的需求
潘曉雯出生于1987年,在童年時受過重傷,起初不能走路,整日坐在輪椅上。后來通過復健,她幸運地站了起來,只是落下了肌肉萎縮的殘疾。后來,她遇到了安丘市景芝鎮(zhèn)朱家沙浯村高位截癱的朱天新,兩人惺惺相惜走到一起,并自主創(chuàng)業(yè),一起銷售輪椅和配件,為殘疾人提供服務。
夫妻倆用心經(jīng)營,熱心服務,只為讓殘疾傷友用上既實惠又舒適耐用的產(chǎn)品。朱天新對每一件產(chǎn)品都會進行親自測試、體驗。“我們自己就是殘疾人,知道行動不便的人最需要什么。”朱天新說,從輪椅的防滑設計到坐墊的舒適度他都會親身體驗,如果覺得防滑設計不好或者舒適度不夠,就會進行調(diào)整,希望殘疾人坐上他們店里的輪椅可以舒適出行。
朱天新夫妻經(jīng)營的店鋪不僅提供適配的產(chǎn)品,還免費為困難群體維修輔具,甚至自掏腰包捐贈輪椅。去年9月底,夫妻倆舉辦公益晚會,現(xiàn)場贈送15臺輪椅。
希望更多殘疾人創(chuàng)造美好人生
朱天新坦言,他們在創(chuàng)業(yè)期間也曾遇到困難,身為殘疾人要比常人多付出更多。幸運的是,他們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鼓勵,現(xiàn)在事業(yè)有了進步,他們生活得很好,希望可以回饋社會。“我們現(xiàn)在生活得很幸福,也希望更多殘疾人能跟我們一樣,找到事做,把事做好。”5月18日,潘曉雯說。
從被幫助的人,到幫助別人的人,朱天新和潘曉雯用行動證明:殘疾是另一種奮斗的起點。他們希望更多殘疾人像他們一樣勇敢追夢,活出精彩人生。
在這個充滿溫情的助殘日里,朱天新和潘曉雯用他們的故事向世界證明:生命的價值從不因身體的局限而黯淡,反而因堅韌與愛而熠熠生輝。他們的康復輔具店不僅是謀生的手段,更是一座傳遞希望與力量的橋梁,讓更多殘障伙伴看到只要勇敢追夢,人生終將精彩綻放。
責任編輯:邢敏
一審:祝超 二審:劉鵬 三審:王志剛